責編/張紅梅 徐偉倫 責校/鄧春蘭
 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
  《》是水均益最新力作,首度敞開心扉,回顧央視生涯20年,剖析“伊戰逃兵”等心中之痛,點評央視離職潮,回應“月薪26萬”傳言,講述與白岩松、崔永元、敬一丹等新聞老兵不得不說的故事,袒露“名利場中”心路歷程。同時,以衝鋒在新聞前沿的記者視角,揭秘親歷伊拉克戰爭、歐債危機、朝鮮炸毀核設施等重大國際新聞背後的真相,講述採訪普京、梅德韋傑夫、安倍晉三、卡梅倫等國際風雲人物的獨特感受;並以20年來腳步遍佈全球的採訪經歷,密切關註世界變遷,從曼德拉到金正恩,從法蘭西到美利堅……剖析當今世界格局,點評國際熱點問題,記錄中國崛起的腳步。
  水均益足跡遍佈全球的採訪經歷,與眾多國際政要的近距離接觸,使他對看世界有與眾不同的獨特角度。本書揭秘國際政要的種種“八卦”:普京整容,李明博怕“撞衫”,希拉克有御用化妝師;解讀政要名人的種種表演:索契冬奧會時普京擁抱水均益,有何政治目的?卡梅倫訪華聲稱“英國要做中國在西方最強支持者”,又有何隱情?透視世界政壇的風雲變幻:俄羅斯“梅普組合”不和傳聞是否真實?日本走馬燈般換首相原因何在?並獨家揭秘“歐債危機”、“朝鮮炸毀核設施”等新聞採訪背後真相,對媒體熱捧的美國大使駱家輝“坐經濟艙”等事件進行了不一樣的點評,提供給讀者看世界的全新角度。
  水均益的採訪經歷,記錄了中國融入世界的腳步:以前,水均益首次出境報道伊拉克武器核查,成為西方記者的新聞;如今,CCTV記者站遍佈世界,中國記者活躍在各地新聞第一線。以前,阿拉法特、薩達姆等政要只關註西方媒體,只願對西方媒體發聲;如今,水均益專訪梅德韋傑夫的資訊,被世界各大媒體引用成為頭條新聞,比爾·蓋茨在G20峰會上點名水均益專訪,希望在CCTV平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。
  書中選取中國讀者最關註的俄羅斯、日本、朝鮮、歐美等國家,剖析當今世界格局,點評國際熱點問題,反思中國與世界的關係。從伊拉克到敘利亞,從釣魚島到朝鮮,美國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?為什麼會有黃岩島事件,為什麼會有釣魚島爭端?為什麼這些年我們與鄰國的衝突越來越多,為什麼西方會炒作“中國威脅論”?
  “人生總有起落,精神終可傳承。”水均益央視20年的坎坷追夢經歷,體現了一代新聞人的理想和精神。而“把心剖給你看”的真誠講述,極其動人,讓讀者感受到熒屏之外,水均益的真性情。
  在俄羅斯和蘇聯時期都有這種傳統,總統在哪兒辦公,哪兒就會升起一面總統旗。這面旗就像消息樹一樣,莫斯科人很容易知道,總統在不在克裡姆林宮裡。無論是普京、梅德韋傑夫還是葉利欽,都有一些鄉間別墅可以辦公,總統在哪兒,哪個地方就叫總統府。
  我在克裡姆林宮採訪過普京三次,當聽說梅德韋傑夫要在一個“別院”接受採訪時,不由得浮想聯翩。據說梅德韋傑夫就是普京的傀儡和影子,他當總統這幾年還是普京說了算,所以他現在事事都想跟普京不一樣,那陣子很少在克裡姆林宮辦公,就待在那個戈爾基總統官邸。
  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,同一國的總統和總理,現任領導人和前任領導人,都會在接受採訪上暗中較勁。當聽說梅德韋傑夫要在他自己獨屬的地方接受採訪,我心想:看樣子梅德韋傑夫希望擺脫普京傀儡形象的傳言得到印證了!
  對比之下,確實有很多端倪。我數次採訪普京,都不是一對一的獨家專訪,而是兩三家媒體聯合採訪。普京可能是日理萬機排不過來,乾脆就把中方的幾家媒體一勺燴了。也可能是他喜歡排場,特別喜歡搞大型活動,比如執政時曾面對全國網友交流,親自接熱線電話,一接就四個鐘頭,這可能就是他傳遞信息的方式。所以,梅德韋傑夫答應我一對一地獨家專訪,也讓我有點沾沾自喜,不管他出發點是什麼,對我而言都是難得的機會。
  戈爾基總統官邸是園林般的度假勝地。出了莫斯科城,在一條鄉間小道上走半個小時,穿過曲徑通幽的半山腰,再通過一條兩邊種著高大白樺林的大路,進入一片很隱蔽的莊園。幾道安檢過後,我們被帶到一棟三層小樓里,在一個雅緻的休息間里休息,喝喝咖啡、吃吃點心。
  梅德韋傑夫是1965年生人,比普京年齡小,屬於年輕的新生代。他手下的總統班底也比較年輕,細節上的安排也比較周到。休息間里有電視,可以看新聞,還可以看到梅德韋傑夫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公開的活動。我們在等待的時候,看到他正在會見我的老朋友——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。
  正所謂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一個總統身邊團隊的精神風貌和行為方式,與他的理念和喜好有直接關係。和普京的團隊相比,梅德韋傑夫身邊的人顯得更有親和力,年輕人更多,女性更多,懂英語的人更多,臉上的笑容也更多。而普京那邊,則是彪形大漢更多,不苟言笑的人更多,辦起事來比較刻板,沒得商量。這是我。
  (原標題:益往直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06arctg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